發布時間:2014-11-15 8:54:56 作者:曉洪 姜濤 來源:揚州網 瀏覽量:8160 【字體:
大 中 小】
近日,揚州市城建檔案館征集到兩張民國時期文峰寺老照片,一張是從兩棵銀杏之間拍得的孤塔,顯得格外蒼涼。另一張近處是高大寺廟,遠處是一座孤塔,巍峨的寺廟與邈遠古塔形成了鮮明對比。據原揚州市佛協會長侯彪介紹,這兩張照片上的寺廟分別是龍衣庵和福緣寺,只可惜兩座恢宏廟宇都已不復存在,遺址上建成了揚州紗廠和糧庫。這可能是清代揚州八大名剎之一福緣寺最完整的寺容舊影。
【福緣寺】是清代揚州八大名剎之一
侯彪介紹,福緣寺可比現在的文峰寺大多了,它是清代揚州八大名剎之一。重寧寺、天寧寺、建隆寺、慧因寺、法凈寺、高旻寺、靜慧寺、福緣寺并稱為清代揚州八大名剎。福緣寺位于揚州南門外通揚橋東南側古運河邊。始建于明代,為僧人明道創建,初名福緣庵。清順治年間賜名福國寺,兩淮鹽運御史楊文愿為寺建燃燈佛閣。雍正元年(1723),住持僧濟生率寺僧建三層萬佛樓,并在寺北建塔院。乾隆十六年(1751),乾隆帝南巡時,寺中僧人超宗迎帝駐蹕寺內,乾隆親書“福緣寺”匾額賜寺,從此改名為福緣寺。乾隆四十九年(1784),怡親王允祥過寺,與住持僧佛塵言談甚洽,回京后賞賜“法雨香風”匾額及《藏經》全部。咸豐三年(1853)寺毀于兵火。從同治初年起,寺僧默齋募化十三年復建,其徒玉堂、石珩、德純、拂迷等又繼續修繕。后方丈信林營建樓殿,又于樓后堆土壘石為山,種竹其上,并筑室以供游覽。寺中弘戒、講經、誦經不輟,成為清代揚州八大名剎之一。
抗戰時,日軍在此堆放馬草
侯彪介紹,福緣寺寺門朝西迎運河而開,門前一對石獅。山門殿三間,門開一洞。門上方嵌砌一塊“福緣寺”石額,門旁置一對石鼓。殿內塑供四大天王。山門殿之北有一個竹園。第二進為大雄寶殿,三大間外加兩個半間,計四間殿房。上面重檐翹角,四周皆設走廊。殿內左右懸鐘架鼓,正中佛臺上主供釋迦牟尼,兩側塑供十八羅漢,佛臺后浮塑海島。后殿三間,殿內主供觀音大土。大雄寶殿與觀音殿的南邊,建一座面南上下各七間的藏經樓。此外還有樓殿、偏殿、配房等,計有寺房約80間。
抗日戰爭期間,福緣寺的不少寺房為日軍堆放馬草之所。抗戰勝利后,部分專房被作糧食倉庫,寺中佛事漸衰。揚州解放時,寺內住和尚約10人,住持僧仁海。解放后,寺房為蘇北機米廠所用。60年代,大雄寶殿被一場三個多小時的大火燒毀。其他寺房逐步被拆除,改建為廠房。1984年,將寺內最后的大建筑藏經樓移建到大明寺。而今,只在側門尚存三四間寺房。
【龍衣庵】康熙帝進庵晾曬濕衣得名
龍衣庵最出名的要數兩棵約450年樹齡的古銀杏樹。
侯彪說,龍衣庵坐落在西南郊裴莊村南部,新河灣西岸,隔古運河與文峰塔遙遙相望。始建于清初,本為尼姑修行的草庵。清康熙帝南巡時,途中遇雨,淋濕龍袍,靠此停船進庵晾曬濕衣,從此得名“龍衣庵”。后來逐步擴建,乾隆年間更著力修繕,使其庵房具有一定規模。但到咸豐年間,庵房毀于兵火。后經同治、光緒年間重建,又使其恢復一定規模,計有山門殿、大殿及配房等16間庵房,占地三畝多。庵門朝北,山門殿前有兩棵銀杏樹,運河邊有石駁岸停船碼頭。到揚州解放時,此庵尚有尼姑7人,住持福寬。
1951年,龍衣庵內辦起了新河灣小學。1988年,庵尚保留兩座殿房和四間廂房,計10間庵房。1988年后,新河灣小學遷出,庵房為公安部門所用。殿房、兩棵約450年樹齡的銀杏樹及運河邊石駁岸仍存。
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文章鏈接:
http://m.uvdg.com.cn/articleinfo/detail_5_13_5360.asp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