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遺產大運河的東堤寶應與高郵交界處,有一座子嬰閘,閘下是子嬰河。河水揚波一路東去,穿過寶應夏集鎮,經高郵臨澤鎮折向東北,至興化境內,過沙溝鎮,經廣洋湖,取道寶應射陽湖鎮,注入射陽湖。這條穿越三縣市的河流,以往也曾十分寬闊,有過帆檣如林、百舸爭流的盛景。隨著歷史的變遷,航運功能退化,河面日趨狹窄,河道逐漸淤塞。然而它曾是古邗溝的一條重要河段,并且是以秦始皇的長孫子嬰命名,人文歷史價值極高。
在中國歷史上,名字叫子嬰的大概只有一人,即秦始皇的長孫,太子扶蘇之子子嬰。了解歷史的人會說,子嬰遠在秦都咸陽,他的名字怎么會飛越到數千里外的淮東落地生根,成為千古不易的河名,以致于閘名、地名的呢?
要明白這個問題,首先要弄清楚秦朝末年與此相關的歷史。秦始皇三十五年(前212年),秦始皇親自判定觸犯禁令者四百六十多人,在咸陽全部活埋。他的長子扶蘇勸諫,秦始皇非常生氣,就派遣扶蘇到北方的上郡,擔任蒙恬軍隊的監軍。對于身為太子的扶蘇來說,這樣的處置意味著什么,當然是很清楚的。
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年)十月,秦始皇到東方巡視。他攜次子胡亥和丞相李斯、宦官趙高隨行。其中應該有扶蘇之子子嬰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中說趙高殺死秦二世,擁立子嬰為秦王,命令子嬰朝見太廟,接受玉璽時“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曰:……”可見子嬰不但身為人父,其子已能夠參與謀事。這樣推算,子嬰的年齡當長于其叔胡亥。當時欲想抬舉利用胡亥的李、趙二人。不會不擔心太子扶蘇和重兵在手的蒙恬結盟。他們自然會想到,把子嬰放在京城,必將對自己構成巨大威脅。攜子嬰隨行,即等同于人質,秦始皇也一定會點頭。
秦始皇“上會稽(今紹興),后渡江北上,經邗溝,轉淮河,北至瑯邪。”(《淮安市志·大事記》)沿邗溝北上,必定要經過今天的高郵、寶應。為使他能傳旨曉諭天下,必須設郵亭驛站。“筑高臺,置郵亭”,這便是“秦郵”(高郵)的由來。到了冬季,當時正值枯水之時,子嬰在沿途調集民夫,一路清淤,開挖淺灘,確保水道暢通,方便船隊行駛。子嬰河一線的古邗溝,是充分利用原有水道而建,處于樊良湖(即氾光湖)與博芝湖(即廣洋湖)通連之處,工程量大。子嬰親自坐鎮指揮,與我縣夏集鎮相鄰的高郵臨澤鎮自漢代即建有子嬰廟,此廟的香火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,可見這片土地與子嬰之間的緣份何等深厚,因此這段古邗溝便被人們稱為子嬰河。
然而秦末諸侯并起,六國貴族紛紛復國反秦,子嬰臨危受命,但秦朝的軍事實力已經被聯軍瓦解,子嬰即位時內外交困,秦朝已經不再是那個大一統的秦朝,“秦之積衰,天下土崩瓦解,雖有周旦之材,無所復陳其巧……”(史記.秦始皇本紀)在這樣的背景下,秦王子嬰所能做的只有四件事——謀除趙高,整肅朝綱,抵御劉邦大軍,亡國。雖然子嬰迅速展現了自己的政治才干和魄力,誅殺了趙高,以圖重振秦廷,但大勢已去,秦朝滅亡只是時間問題。
歷史也對子嬰予以公正評價:
趙成:“子嬰仁儉,百姓皆載其言。”
蔡東藩:“子嬰不動聲色,能誅趙高,未始非英明主;假使秦尚可為,子嬰得在位數年,興利除害,救衰起弊,則秦亦不至遽亡。然如始皇之暴虐,二世之愚頑,豈尚得傳諸久遠?子嬰不幸,為始皇之孫,賢而失位,且為項羽所殺,祖宗不善,貽禍子孫,報應其果不爽歟!”
子嬰是生活在距今二千二百多年之前的古人,因他在這段古邗溝留下足跡,才會有子嬰河、子嬰閘的名字流傳到今天。歷史就是用這樣的方法,把“子嬰”二字像圖章的銘文一樣,深深地印在這片土地上。
今天,當我們沿著老淮江公路南下北上,在寶應、高郵交界處的子嬰閘路過時,都會放眼東去的子嬰河,都會想起子嬰這位歷史人物。“青山依舊在,幾度夕陽紅”,回望歷史,不禁讓人唏噓,“一樽還酹江月”。子嬰作為河名、閘名和地名,在全國來說都可能是獨一無二的,這也為寶應憑添一份歷史滄桑,讓人品味寶應歷史的醇香!
信息來源:m.uvdg.com.cn 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
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10-2021
蘇ICP備10068214號-2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:平邑在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