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家簡介:楊明坤,藝名楊小春,國家一級演員,揚州評話代表人物之一,蒲氏評話第九代傳人,專攻傳統書目《清風閘》,另有書目《濟公傳》《綠牡丹》等。1990年,被評為全國評書評話十大名家。2006年,成為揚州市首批非物質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。譽名海內外,人稱“書壇怪杰,廣陵活寶”。
對于喜歡揚州評話的廣大書迷來說,《皮五辣子》絕對是一部不容錯過的經典書目,而說到這部書,有一個人就不得不提,他就是揚州市曲藝研究所的揚州評話表演藝術家楊明坤。在日前舉辦的揚州曲藝進京學術觀摩展演中,楊明坤再次演繹了他的代表作《皮五辣子·假扮夫妻》。
楊明坤回憶,他從7歲開始聽書, 12歲開始在小學登臺說書,雖然現在已經年過花甲,但楊明坤還是堅持每天說書,而且他還在揚州創辦了一個皮五書場,每個周末免費為觀眾說書。楊明坤說,雖然自己從小就喜歡揚州評話,但并非科班出身。工作后,他經常參加一些公眾活動,說上一段評話。當他帶藝進入揚州市曲藝團(現在的揚州市曲藝研究所)時,已經27歲了。團長安排他和《清風閘》 (《皮五辣子》)的第八代傳人余又春演搭檔。每次表演結束后,楊明坤連妝也不卸,就坐在臺邊聽余又春說《皮五辣子》 。晚上回家后,躺在床上,他就在腦海里一遍一遍地過書。跟著余又春說了2個月的書,楊明坤居然“偷”記下了整部《皮五辣子》。
當得知楊明坤也想說《皮五辣子》時,余又春賭氣說道:“他想說,就讓他說吧。”楊明坤也就“順水推舟”,開始嘗試說《皮五辣子》 ,因為沒有師傅系統傳授,他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到表演之中。出乎意料,楊明坤版的《皮五辣子》大受歡迎,后來,就連余又春也常說楊明坤說得比他好。
如今的楊明坤雖然在業界已經算是個“腕兒”級人物,但在他自己看來,這點本事就是“玩”出來的。“小時候一直想當外科醫生,也算不上什么理想,就想多賺點錢,讓辛苦一輩子的父母活得好些。走上評話這條路,純粹是‘玩’出來的,大概這方面也的確有點天賦。”楊明坤笑言,“一直到現在,我對待我的工作和藝術就是抱著一種‘玩’的心態,沒想到這一‘玩’就是50多年,幸運的是我‘玩’成功了。 ”
或許正是出于這樣一種“玩”的心態,使得楊明坤對任何事情都那么不講究什么俗規。“我們團的青年演員都跟我討教過,但我從來沒要他們承認我是他們的師傅,我就是出于一種對事業的愛和追求,愿意把自己從實踐中積累的一點兒經驗無償地交給他們,從來沒有要求他們有所回報。 ”
如今的楊明坤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揚州評話的傳承事業之中。“從退休到現在的5年,我帶了很多學生,除了團里的外,我在揚州社會上有40多個學生,他們來自各行各業,而且光揚州宜陵小學4年就培養了180多名學生,揚州實驗小學培養了100多個學生。我教過的小學生評話愛好者就有好幾百個了。”楊明坤自豪地說。
傳承教學之外,楊明坤還經常受邀擔任婚禮主持,在他看來,這又是一個很好的推廣揚州評話的機會。所以,每次擔任婚禮主持時,他都會說一段揚州評話,向更多老百姓推廣揚州評話的藝術魅力。
談到曲藝藝術的功能,楊明坤認為,過去由于讀書人少,包括揚州評話在內的很多曲種的主要功能在于教育,比如向群眾傳遞各種歷史知識,宣揚褒忠貶奸。現在不一樣了,大家都讀書了,曲藝的教育功能也隨之慢慢弱化了,現在最要緊的是發揮曲藝藝術寓教于樂的功能,要能在笑聲中讓觀眾受到教育、啟迪和啟發。所以,如果揚州評話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取悅觀眾,不能讓觀眾開心,這個書就一文不值。
楊明坤一直主張地方曲種一定要保住方言。在他看來,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,揚州評話藝術就是為江淮大地上的老百姓服務的,揚州評話必須用揚州方言來說,如果離開揚州方言,揚州評話也一文不值。
“我覺得自己這一輩子‘玩’得很幸福,因為有那么多老百姓陪我玩,有那么多書客陪我玩。所以,我每創作一部書之前都要考慮這部書好不好玩、老百姓愛不愛聽。藝術工作者一定要深刻認識到,老百姓是我們藝術的土壤,如果老百姓不喜歡你的作品,那么你的作品就毫無價值。 ”楊明坤說。
信息來源:m.uvdg.com.cn 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
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10-2021
蘇ICP備10068214號-2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:平邑在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