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15-2-24 9:13:24 來源:本站 瀏覽量:4984 【字體:
大 中 小】
寶應縣城位于縣境中部偏西,地處北緯33°14′,東經119°18′。西南距南京140千米(直線距離,下同),南距揚州94千米,東距鹽城78千米,北距淮陰48千米。京杭大運河流經城西;京滬高速公路和連淮揚鎮鐵路穿越城東。
寶應縣城本名白田,漢代即為村莊,隋朝已是風景優美的集鎮,被稱為安宜勝地。自唐初,一直為歷代縣治處所,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,系蘇北著名文化古城之一。
唐初,白田成為安宜縣治所后,稱安宜城,但仍以白田知名。是時,商業已較繁榮,運河中停泊的漕舶商舟時達10里之長,帆檣如林。農村養蠶業,城內繅絲業也較為發達。上元三年(762年),安宜城因縣更名寶應而稱寶應城。
寶應城垣始建于南宋,重建于明,損于歷次戰火,20世紀50年代因擴建馬路而拆除。明洪武初年,古運河改道城西,原河段整修為城市河(又稱宋涇河),環流全城,至今猶存。唐宋時期,縣城建有寧國寺、東岳廟;明清時期,建有城隍廟、泰山殿、火星廟、龍王廟、張仙祠、戚家婦祠、關帝廟、圓通庵、文昌宮等廟宇69處,名門世家為私人玩賞而建的朱氏涇上園、仲氏南園、劉氏近月樓、鄭氏嘉樹草堂、喬氏萬竹山莊、王氏梅花書屋等園圃30余處。清末,這些建筑多凋殘不堪,或改為民居、學堂,或失修而倒塌,今所剩無幾。
縣城行政區劃屢有變動。明嘉靖年間縣城設東南、東北、西南、西北隅4坊;萬歷年間改4坊為崇儉鄉。清初,縣城分設9鋪。民國初,縣城隸第一市,仍分設縣前、學前、中街、通湖、仲家、南湖、北城、通義、鎮湖等9鋪。民國16年(1927年),撤市改隸第一區。民國28年10月2日,縣城淪陷于日本侵略軍。民國34年8月23日,新四軍攻克縣城,縣城為縣人民民主政府駐地,設城區,并一度改為寶應市,下設泰山、畫川、縣前、文廟、南關、三官等6鎮。民國35年10月6日,人民政府撤離縣城,縣城為國民黨政權所控制,仍隸第一區。民國37年12月9日,人民解放軍解放縣城,次年3月,縣城設賓曦、來薰、利成、斗拱、運西等5個縣直屬鎮,1951年,隸城區。1956年仍為縣直屬鎮。1958年,成立城鎮人民公社。1962年,恢復城鎮建制,延續至今。
1949年,全鎮面積僅1平方千米,居民35 932人。1989年,全鎮范圍南至船閘,北達二里干渠,長約3.5千米;西北逾運河與長溝、中港鄉接連,東與城郊鄉犬齒交錯,寬約2.2千米,面積約7.2平方千米(含擴展至城郊鄉約1平方千米)。居民增至65 578人。2010年,城區面積26.8平方千米,居民23.8萬人。
建國后,特別是改革開放后,城鎮的市政建設速度較快,市容發生很大變化。1949年,僅有縱貫南北的南、北、中大街以及橫穿東西的東門大街和葉挺路,且街道狹窄,石塊鋪設,行走不便。上世紀80年代末,全鎮主干大街11條,支路6條,總長16.96千米,路面結構多為瀝青和水泥。此外,還有街巷100多條,亦多為水泥路面。至2010年,縣城主干道路30多條,皆為瀝青或水泥路面,全城水、電、氣、路、通訊等設施相應配套,現代化中等城市規模正在形成。有以亞細亞廣場為中心的蘇中路商圈,以時代廣場為中心的白田路商圈,以億豐國際商貿港為中心的新城商圈。30多個新建的居住新區各具特色。有縱棹園公園,更有花城廣場、白田廣場、人民公園、北河公園等20多處綠地公園。城市綠化面積300萬平方米,綠化覆蓋率42.2%,人均占有綠地面積10平方米。寶應縣城是江蘇省文明城市、國家園林縣城、國家衛生縣城、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優秀縣城,也是中國(浙商)最具投資潛力的城市。
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:
m.uvdg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