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15-1-17 9:23:34 作者:拓普電氣 來源:本站 瀏覽量:10697 【字體:
大 中 小】
揚州市的江都與高郵之間有個小鎮叫露筋集鎮,那里是南來北往的汽車、船只的必經之地,歷史上均屬高郵管轄,解放初期劃歸江都。露筋集鎮上有座露筋娘娘廟,里面端坐著露筋娘娘的塑像。她,二十歲左右年紀,神態自然,嚴肅慈祥,看樣子已經脫俗入化了。廟里面還有座“露筋碑”,石碑上立著一只石雕的振翅欲飛的大蚊子。長長的嘴叮在石頭上,似乎在用力地吮吸著什么,這種碑的造型在全國尚屬不多貝,。碑文是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手筆。米芾在紹圣元年( 1094 )東歸潤州(今江蘇鎮江)時經過露筋而刻石。米芾的草書用筆俊邁、圓勁,落而不茍,深有意態,素有“風檣陣馬、沉著痛快”之評,蘇軾則稱贊他的書法“超邁入神”,文章“清雅絕俗”多。而今古碑不復存,碑刻仍存文游臺盍簪堂內。
露筋祠是為紀念露筋女而建立的。傳說露筋女是后代人,姓名籍貫不詳。盛夏的一天,她與嫂嫂二人步行去高郵,行列露筋天色已晚,閃電頻作,雷聲隆隆,大雨滂淪。那時露筋鎮尚未形成村落,更無旅社,只見河堤旁有一茅草棚,嫂嫂就上前打聽,里面住著叫個四十上下的單身男子。嫂嫂要求借宿。那男子雖生活窘迫,但為人和善,特地將自己的床騰出來,自己卻用一張蘆席睡在地上。姑子恪守”男女授受不親”的古訓,力避嫌疑,堅決不肯投宿;嫂嫂也勸她不過,只好由她去了。姑娘行了一天路,疲憊不堪,獨自在門外睡者了。這時草莽中的蚊蟲四處出動,瘋狂肆虐,姑娘的身上嘬叮著黑壓壓的大片麻蚊。東方既白,嫂嫂開門一看,姑子耷拉著腦袋,停止了呼吸,身上的每一根筋都像一條條蚯蚓般地暴起。人們為紀念、頌揚她的貞節,在她死去的地方興建了露筋祠,稱她為露筋女,并立碑刻石,以昭后人。
文人雅士、墨客騷人每到高郵,總要去露筋廟憑吊一番,留下些詩詞墨跡。歐陽修到過露筋祠后,寫了一首《憎蚊詩》,其中有兩句:“傷哉露筋女,萬劫仇不復。”清代著名文學家李漁寫了一副對聯,很有意思:
當時憐嫂后憐姑,形姑之清者全由嫂濁;
昔日露筋今露骨,笑骨之脆者只為筋柔。
清高宗乾隆幾次南巡經高郵,曾兩次去露筋廟,一次是乾隆二十二年,寫了一首《露筋祠》詩:
蚋嘬何能致命亡 ,撲彖露處亦何妨。
訛傳自是因彰善,實錄芳蹤惜失唐。
另一次在四十九年,又寫一首《露筋祠》
蚊嘬安能致命亡,露筋事半屬荒唐。
雖然事可風巾幗,善善何妨思欲長。
乾隆這兩首詩并沒有什么詩意,均屬應景之作。但是這兩首詩一而再地闡明,蚊蚋致命起碼“半屬荒唐”。他不愧是個精明強干的統治者,他看到傳說的背后是為了“彰善”,是為了頌揚“巾幗”貞節的美德。他提出“善善何妨 思欲長”,又體現出他的老謀深算。
以今天的觀點看,這位露筋女的做法是不值得贊揚的。從另一方面說,露筋女之死是封建禮教的毒蚊所戕,露筋碑恰是對所謂“貞節”的控訴。
露筋祠廟不復存,露筋碑依然在。露筋碑仍然值得賞鑒、誦讀一番,它會從時間的縱向和空間的橫向使人們反思、聯想、而返回。
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:
m.uvdg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