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14-10-25 10:10:34 作者:趙軍 來源:本站 瀏覽量:5568 【字體:
大 中 小】
春節期間,回了趟寶應。盡管時間很短,但還是抽暇四處走一走,看了看,感覺寶應的變化挺大的。城市變大了,馬路又漂亮了。最令人欣喜的是,曾經消失了很長時間的電影院,在安宜鎮街頭又喧騰起來了。
“寶應大眾電影院又重新開張了!”新年回到寶應,外甥毛毛就告訴這一則“天大”的喜訊。外甥知道我喜歡看電影,兒子蒙蒙在我的影響下,也是一個電影迷,但凡影院上映的大片也是每片必看。
興沖沖地跑到大眾電影院一看,原來的電影院已經被改造一新,如今叫世紀影城。在我的印象里,安宜鎮最多的時候有5家大型影劇院,大眾電影院、寶應影劇院(俗稱大會堂)、人民劇場、寶淮影劇院、城東影劇院,其中,當數大眾電影院檔次最高,也是一家最純粹的電影院,我依稀記得電影《小街》、《索倫河谷的槍聲》、《羅馬假日》都是在這家電影院看的。人民劇場因為離家最近,一部《少林寺》我在這里看了四遍。
八十年代后期,隨著錄像廳的興起,加上電影片源匱乏,安宜鎮上的人民劇場、寶應影劇院、城東影劇院等影劇院陸續關張。寶淮影劇院則因為寶應是淮劇之鄉的緣故,靠淮劇支撐著,也是唯一保存著的影劇院,但更多的是唱戲比放電影的時候多。
每次回家,路過大眾電影院,總聽不到電影的放映聲。有時,我甚至去推售票窗的小門,希望能從里面伸出一只遞票的手。沒有電影看,這種失落情緒持續了很多年。
所以,大眾電影院改造一新,內設兩個普通廳和兩個3D廳,對一個骨灰級的影迷來說不啻是一個好消息。但電影票卻很貴,沒有像揚州時段或其它優惠。影城的工作人員告訴我,電影院是年前剛開的,目前寶應就這一家電影院。好在孩子們可以半價,上初一的毛毛做東,請蒙蒙看了場電影。如果我沒有記錯,這應該是兒子出生12年來在故鄉看的第一場電影。
兒子在看電影,我便信步在安宜鎮老城區閑逛,兩個小時下來,我從安宜鎮西南走到了東北,足足十里路。起初也沒有想步行,只是想去看看我小學的母校,因為今年是農歷龍年,而我的母校又在龍王廟里。
學校所在的巷子叫龍王廟,我們當初上學的時候就在龍王廟的廟堂里。我只記得,那時候的教室內采光不好,盡管屋頂上有天窗,平時上課的時候還要開著200瓦的日光燈,坐在邊上的同學看黑板很困難,看老師的解題都是要站起來向前探著身子,以避開那兩名學生才能合抱的柱子。
學校最早叫東方紅小學、后來又叫過航運小學、交通小學,再后來并入城南小學。現在,龍王廟的舊址上是城南小學幼兒園。
龍王廟原是船民子弟小學,因離父親工作的單位近,父親也沒有講究將我們兄妹三人全送到了這里。在我的記憶里,龍王廟除了柱子粗,還有一個就是墻厚,下雨的時候,一個門口可以站上五六名學生。龍王廟院內有一口古井,晴天時水質清澈,陰天則井底翻滾,船民們便以作為行船的晴雨表。龍王廟雖然不大,但乾隆皇帝卻為廟宇題寫了“宣節匯諸河,功兼濟運;往來資萬舸,利在恬波”的對聯,也應不可小覷。
遺憾是,龍王廟后來竟然被拆除了,原先的校址上起了棟與老城區格格不入的樓房,龍王廟只剩下學校對面生活區門口那塊瓷門牌“龍王廟4”。我記得生活區內有一個姓史的保姆,照顧著一幫住校的船民子弟起居。我在院子內轉了一圈,也沒看到有人出來,轉念一想,她或許早該退休了吧。從龍王廟向左拐出來,后街便是羅巷口。
羅巷口原是一條水街,在青石板下有一條暗河,走在上面,便能聽到下面的潺潺水聲。在沒有自來水的時代,水街更像一條“水龍”,環繞著龍王廟將清澈的運河水送到巷子內的每一戶人家。如今,青石板已換成了水泥板,而下面的“水龍”似乎和龍王廟一樣也悄悄地銷聲匿跡了。
兒子的電影散場了,一家人又火熱地團聚在一起,喝著年酒。舉著酒杯想,人生何嘗不是一部電影,坐在影院的時間短,慢慢咀嚼回味的時間長。
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:
m.uvdg.com.cn